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网>名师风采>详细内容

柳职名师系列报道:儒雅之学者,严父之师——记我院首届教学名师、学院副院长熊文华教授

来源: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新闻网 作者:朱汝群 编审: 发布时间:2011-11-18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在创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过程中,我院师资队伍建设不断跃上新台阶,一批优秀的专家、教授、老师,在科研、教学、为师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为教职员工作出了表率,获得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名师”称号。他们擅于将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与教书育人有机结合,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在“校企交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上发挥重要带头作用;他们把自己的教育思想蕴含在每一堂精彩的课中,把崇高的师德化作对学生的挚爱;他们把自己的智慧、青春、追求和对工作的执着,全部奉献给神圣的教育事业。在此,本网将推出“柳职名师系列报道”,以弘扬名师们的精神风范,勉励全院师生奋发向上,为创建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高职院校而共同努力。

儒雅之学者,严父之师——记我院首届教学名师、学院副院长熊文华教授

柳职院的校园里,有这么一位老先生:
他儒雅博学,和蔼可亲;
他喜欢思考,从教学一线到科研领域,再到学院管理,他一心一意斟酌着如何把对学生对学校有用的思想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让广大教职工尤其是年轻一代教职工受益;
他热爱教学,把它作为毕生的事业,教师在他眼中是神圣的,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义务;
他关心学生,把溢于言表的爱通过备课、授课、讲座和自己的的一言一行传染给每一个他曾教授过的学生。
他就是无私奉献在讲台、执着于教师生涯的学院副院长熊文华教授。
在从事高校教学工作的几十年里,熊文华教授矢志教学改革,求实创新,孜孜不倦地坚持高等教育研究与探索,积极推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科学研究、师资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身为副院长,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相关的管理工作也日益繁重,但多年来,他始终坚守教学第一线,特别是始终坚持为学生讲授基础课。并先后开设了“现代汉语”、“应用写作”、“导游语言和导游词的写作”、“演讲与口才”、“表达与听解”等课程。在熊文华教授的课堂上,有他独到的一套教学方法。他针对高职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兴趣不高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同时充分理解由于基础能力欠缺,学生所能承受的心理压力,真正做到与学生心理换位,因材施教,同时加强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
教材是高等教育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熊文华教授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积极编写教材和专著,主编出版了高职高专教材《人文素养读本》、《表达与听解》、《大学语文》、《人际交往与沟通》等教材,参编并负责统稿了师范生教材《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上下册)。其主编的《表达与听解》,在深入研究与宏观把握高职高专学生知识结构、心理特征及言语表达能力的基础上,以“表达能力”与“听解能力”为主线,从心理情感、社会交往、基本技能、应用技巧等方面切入,对教学内容、编写体例、写作风格等进行了符合高职高专学生“听”、“说”能力训练规律的独特设计,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按“模拟演练——问题讨论——针对讲解——强化练习” 程序构建完整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涉及语言表达的社会重要性、言语情感态度、言语交际原则、口语基础知识、口语基本技能、口语听解技能、口语常用技巧等七大方面,其丰富性、全面性与实用性目前居于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同类课程前列,被评为学院的精品课程,获得了学院的教学成果一等奖,广西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为了适应学院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招生专业的变化,近几年,熊文华教授主要致力于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研究和教学。他认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育人’而不是‘制器’。不仅仅是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也必须注重学生人格塑造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注意其工具属性,而忽视其社会属性。不能培养的是‘半边人’的劳动工具,而应是‘全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劳动者。”作为综合素质实训基地的主要负责人,熊文华教授特别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主持创建学院的综合素质实训基地。基地将政治思想道德教育、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素质教育讲座集丛、心理健康咨询指导、普通话培训测试、学生求职就业指导、学生社团活动指导、社会培训服务整合为一体,以能力为本位,将态度、知识、能力整合。通过开设相应的能力训练课,着重培养和提高高职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心理调适能力、艺术审美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外语运用能力、体育运动能力,最终形成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目前,已经开展了全面的能力结构和能力标准的研究,开设了《表达与听解》、《写作与阅读》、《就业与创业》等课程和数十场讲座,熊文华教授主持的讲座贴近学生实际,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
作为学院的副院长,他深知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在上好课的同时,还时刻注意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好评。听过他课的同学都一致反映,熊老师的课“既风趣幽默,妙语连珠,又精辟深厚,思想清新;不但教会我们说话、学会思考,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文化。”
“为良师者,必益友也。如果学生还不愿或不敢把你当作益友,那你就还不是真正的良师。”这两句话不是圣经贤传,却已然成为他的至理名言。真心换真心,熊文华教授在教学中还是日常工作中,没有一点架子,像父亲,又更像是一位随和的朋友,很容易亲近,与他接触,不管时间长短,都会感觉到他的和蔼和真诚,不管做什么,他也从来不会敷衍了事,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儒雅学者。“道必施之,外验此道,是为得道。术须用之,内敛其术,是为修术。”他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处世的才学,立身的技能,还有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和深邃思想。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熊文华教授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工作。在各类刊物上公开发表了40多篇学术论文和十数篇语言学随笔,他的论文《论聚合短语的性质及汉语短语的分类》、《论聚合短语的分类》、《论汉语短语的语法手段与结构方式》、《语情例说》、《语法歧义的定义问题》在国内语法学界影响较大,被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和多家语言学网站转载,被许多学术专著和论文列为参考文献。其专著《短语别裁》出版后,得到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师大、武汉大学、华中师大、湖南师大、湘潭大学、湖北师院等许多大学的博导、教授的好评,并被列入他们的博士生、硕士生的参考读物和武汉长江大学的精品课程的教参。
熊文华教授不但出色完成了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作了大量的工作。他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的作用,担任了学院三位青年教师的科研导师。以他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学术能力,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与科研,使他们二人晋升为副教授,一人成为学院骨干教师。
“作为高校,应当多思考怎样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多作贡献,而不是总想着向社会索取,这也是作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应尽的社会责任。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社会自然也会回馈于我们,从而达到双赢。对于个人亦是如此,概莫能外。”熊文华教授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作为柳州市第九届政协委员、柳州市第十届人大代表,他时刻关心柳州市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与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性课题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5项柳州市规划课题研究,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为柳州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他还长期给柳州市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班、柳州市委党校县处级干部培训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院的中层干部培训班、后备干部培训班、高职教师教学法培训班讲课,在广西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为汉语语法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作过“汉语修辞形式化研究”、“汉语短语研究”等专题讲座,其中不少都是利用假期休息时间,但是他奉献着,快乐着。
“道无形,却经风雨传千载,积如山重;师淡泊,皆是尘灰披两肩,备受人尊。”淡泊明志,道义传承,这是致力于求学的师者所特有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诉求。他的言传身教在一点一滴中浸入我们的心田,勉励我们甘于寂寞,不慕浮华,在学术和人生的道路上扎实前行。他用真学识,真性情,真言行博得了学子们的崇敬和爱戴,他的渊博知识和人格魅力也将随着睿智的语言和勤恳的身影,长久地留存在我们心中。(文/蒋玉梅 图/朱敬民)

我院首届教学名师、学院副院长熊文华教授

相关信息